雖然說這是生死學的申論題目,不過因為當時因為寫到手痠所以沒把東西全部寫出來讓我有點殘念,分在這個分類有點不太適合,但是我還是想把這個分類在這個目錄下~所以還是在這裡補完好了!(喂)
畢竟我圓圓的字體寫到最後要寫快會變成糊在一起...而且一個小時最多只能寫到1500~1800字左右...邊寫邊想會有誤差。
而且某方面來說跟我平常被丟問題的東西有些一樣~那麼就當給老媽一個問題的answer好了?(被扁)
鐵達尼號的問題就算了...其實我對文藝性質的災難片印象真的不深...(而且除了老師放的片段──那部片俺根本沒看過~嘎哈哈哈哈哈...)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一架載著橄欖球隊員的飛機在從烏拉圭飛往智利途中,意外墜毀於天寒地凍的安地斯山脈中,在經過猛烈撞擊後,僅剩下二十多位倖存者,而圍繞著他們的只有散佈的飛機殘骸、罹難者屍體以及滿山的冰雪;在嚴苛的天候和環境下,飢寒交迫的他們為了生存,只得採取最不得已,也最駭人聽聞的方法:吃人肉!當他們在漫長的72天後終於獲救,此事頓時成為震撼全球的頭條新聞。本片曾榮獲澳洲攝影協會最佳年度攝影獎。
簡介來源:http://www.yanyang.com.tw/vedioinfo.asp?id=V000540
(1)對「我們要活著回去 / Alive」這部片的心得。
First,因為我絕對是個──「即使要死,我也要笑著死!」的那種人。
世界上痛苦的事、不公平的事太多太多,不過也因為如此,所以才要笑得明亮。
痛苦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與其每天活在絕望和自怨自艾之中,我寧可始終看著希望。
一般的災難片,我不知道別人所看到的是什麼啦──因為我不是對方,不可能理解他沒說出口的想法,不過就我的話,很多人都知道我算是很無良的那種人...(炸)
看「追風箏的孩子」(戲稱:被風箏追的孩子),裡頭的故事所隱含的「重量」我無法感同深受,除了橫批「狗血」跟從頭狂笑到尾巴,叫我寫評論我寫不出來。←這是實話
不是無法了解它想闡述的理念是什麼,但是有些東西是我知道而我無法用文字表達的。= =a
看「一公升的眼淚」,人家同學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我還是繼續在旁邊問:
「請問她哪時候要再摔一次啊?」←欠扁
也不是因為不感動,只是我掉不出眼淚而已。(喂)
一樣是老話:不是無法了解它想闡述的理念是什麼,但是有些東西是我知道而我無法用文字表達的。
這部片裡,我不知道旁邊的人是不是看得比我更多,草草瀏過一次,我的印象停留在影片最開始的時候,一群欠扁的死小孩吵鬧的模樣,然後在雪山上空遇難,直到墜機。
有的人在第一時間就死去,有的人半死不活,有的人命大活了下來。
──只是這對我來說,都不是重點。
影片中,活著的人,陸陸續續的有人死去。凍死、餓死、體力不支而死、重傷而死、在雪崩時被活活掩埋的,都有。
其實片子裡,我記下的人名並不多,一個是「南多」、一個是「腓利哥」、一個是「叮叮」。
最初挺身而出檢視所有人傷勢的,我忘了名字了,不過因為翻譯可能不一樣,所以以我後來看到的「羅伯特」來代稱好了!(喂)
然後,到最後代領大家祈禱,有著堅貞信仰的那一位,我是真的找不到名字...Orz
片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不是南多和羅伯特如何翻越雪山到智利求援而獲救成功。
而是到死之前都滿懷著希望,笑著說:「我叫腓利哥,我一定會活著回去!」
──那個處於絕望中仍堅定著自己的意志,向著希望看的男孩。
在最開始遇難時,他的傷已經不算輕了,尤其再處於最惡劣的環境之中,當他笑著對羅伯特說出:
「我的名字叫腓利哥,我一定會活著回去!他叫xxx,請你先檢查他的傷好嗎?」
我差點感動到痛哭!(炸裂)
幾乎再每一次羅伯特為他檢查傷勢、而也對他說你的傷越來越嚴重了,他仍然是笑著說:
「我叫腓利哥,我一定會活著回去!」
記得有一幕,經歷過了雪崩、在大家相倚、沉沉的睡著時,他向那位對著月光而笑著哭泣的人(我忘記名字了= =)問:
「你為什麼哭了?」
對方的回答也很讓人感動~(雖然我絕對不是教徒)
「因為這個世界太美了!我感覺到主就在我身邊。」
(這一段的對話我是憑印象寫,記的真的不是很清楚,總之就是腓利哥與帶著大家的祈禱的教徒的對話)
最後他耐著身上傷勢的不便,抱著他一起沉沉的睡。在曙光乍現的那一刻,他叫醒了所有人,告訴他們:
「嘿,我叫腓利哥,我要告訴大家一件事──勇敢的xxx走了。」
他的角色並不是很吃重,但是是讓我覺得最有共鳴的一個。
當南多對著其他還活著的人說:
「難道都沒有人發現嗎?腓利哥死了。」
眾人轉頭後,才發現他倒在身後,沒來由的,一陣鼻酸。
人在被逼到絕路的同時,究竟還有幾條路能走?
在被環境壓迫到幾乎快要放棄希望的同時,腓利哥看到的始終是希望,並沒有被身上所受的苦痛而奪去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至死之前仍然笑著,只是他回不去了...
再來,南多...其實我對他的印象並不是特別多。
但是他是唯一一個在劇中死了母親和妹妹的人,也是在得知搜索隊放棄搜索遇難的他們,然後對活著的所有人說出: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救難隊放棄搜索我們了,那麼表示,我們要自己尋找食物,然後救活自己。」
──「食人肉」,他的話中沒有點明,但是他給了所有人一個新的方向。
乍看之下似乎很殘酷,但是在這種困苦的環境下,好似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要活下去,那麼就需要體力,在物資極度缺乏的同時,想活下去,要靠什麼?這個令人掙扎...
(2)如果你是劇中的人物,面臨要吃同伴的屍體時,你會怎麼選擇?心態是?
其實,我覺得人在還沒碰到這種兩難的情況下,也很難抉擇吧!
人是思考很複雜的生物,但是因為思考很多,所以不像禽獸般互相殘殺。(喪心病狂的廢渣撇開不提的話)
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是個人吃人的世界」,但是,如果對方是自己認識的人的話、是自己的家人、朋友的話,到底要如何抉擇呢?
我不知道當下自己會不會選擇去吃人,但是唯一肯定的是,如果非得吃朋友才能活下去,我會希望自己在死後被吃而讓還活著的人能有希望的繼續活下去。
──不管他們是否吃了會吐出來,但,是最起碼的心意。
無關這是不是「大愛」的精神,只是套一句:
「活著才有未來。」(說「希望」,我覺得比較「不切實際」,所以,用「未來」代替)
要會呼吸才會有未來、要會呼吸才看得見明天的陽光、要會呼吸才能和其他現在不認識的人相遇──所以不管我吃不吃,我期盼至少其他人能活下去。
但同時──
假若我吃了,我會希望自己能為旁人做些什麼──因為你是背負著別人的期盼而活下去的人,那麼你就有義務要承擔「活著」的這個責任。
至少要大口大口的吸氣,用力的等待明日的陽光,──直到你無法再等待為止。
每個人在面對困境時,選擇的道路或許都不一樣;沒有說哪一個人比較勇敢,誰又比較膽小。
──因為我們就只是個「人」,會思考、會害怕、會哭泣,然後有血有肉──僅此而已。
生命是個旅途,從你最初學會哭泣的那一刻開始起程──直到終於雙腳癱軟、無法再向前邁進,而後只能閉上雙眼的那一刻停止。
旅行的途中,或許會碰到許許多多的障礙及危險,讓你跌得傷痕累累...但是只要爬起,仍然看得見那道永不熄滅的光。
記得南多對羅伯特所說的一句話:
「即使要死,我也要在行進中死去。」
光還未熄滅。
2006.6.13. Chin-Yan‧Ryo
─活在謊言中的貓‧番外
- Jun 13 Tue 2006 12:20
Alive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